最近,我住在柏林的西班牙朋友开始学习德语课程,但她并没有找德语母语者作为自己的老师,而是报了另一个课程,讲师是一位会说德语的意大利女士。
我的朋友表示,她之所以如此选择,缘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之间具有文化共性,她认为自己与那位意大利老师的个性更加投契,这对她学习德语的动机产生了很大影响,所以她愿意放弃跟随德语母语者学习的机会。
语言学者Ming-Mu Kuo和Cheng-Chieh Lai曾在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发表过如此观点:“文化的缺失,会让我们无法理解TA者的日常生活和个人动机,并将其与TA们的关切和兴趣联系起来。”这句话点名了——为什么文化是影响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,包括语言的教学与习得。
这篇文章借鉴了近期的相关研究,概述了文化影响外语学习的方式。
如何定义文化?
“文化”是指——在一个社区中习得的规范,其社区组成可以小到只有两人,或大到包含某个大陆的全部人口,而其规范包括价值观、信仰与行为。文化还能包含以下因素:
- 种族/民族背景;
- 国籍;
- 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;以及
- 宗教。
语言本身就具有文化性,以其微妙或明确的方式,反映了那些规范与因素。一种语言可能发展出反映其文化规范的格言谚语,反映其文化趋势的俚语话术,甚至是反映其文化信仰的句式结构。
例如,北美的阿尔冈昆语(Algonquin)并不像世界上80%的语言那样,遵循“主-动-宾”或“主-宾-动”的句式顺序。阿尔冈昆语的句子以动词为主,反映了在阿尔冈昆文化的本体论认知中,存在过程比存在状态更重要。阿尔冈昆部落的成员并不把物质世界看成相互作用的客体,而是恰好包含客体的过程和转变。所以,他们可能会说,“唱歌正在发生”而不是“她唱歌给他听”。如此这般,文化影响着语言,语言亦影响文化。
文化会影响语言教学吗?
Kuo和Lai建议,外语教师可在文化框架下运用以下六种教学策略:
1. 提供文化性的学习材料
利用电影、新闻广播、电视节目、网站、杂志、报纸、菜单以及其他的印刷物
2. 将常用性谚语作为文化转译的工具
利用谚语作为转译工具,以探索两种不同的文化,引导学习者分析文化的异同之处
3. 将角色扮演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学方法
让学习者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、引起跨文化误解的事件进行戏剧化演绎,从而促使TA们制定交际沟通的策略,以克服在现实中用第二语言交流会遇到的类似问题。
4. 鼓励学生运用文化简报(Culture capsule)
以简报形式介绍一些外语的文化内容,并与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进行对比。“对比的信息可由教师提供,”Kuo和Lai提到,“但让学习者自己指出对比的结果往往更有效。”
5. 将学生本身视为文化资源
教学者可邀请交换生、移民学生或国际学生进入课堂,作为其母语文化的专家,介绍自身文化的不同方面。
6. 利用科技帮学生获得文化知识
“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提供多元文化的互动,而学生本身无需离开教室”,Kuo和Lai解释道:“用电脑创建各种虚拟空间非常容易,且能满足每个学习者的需求。”
文化会影响语言学习吗?
Kuo和Lai表示:“若给孩子提供文化知识,让其沉浸在文化丰富的环境中,接触文化性的基础材料,TA们可能更容易学会第二语言,因为文化性的背景知识储备,会帮助降低外语的理解难度。”
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可能是认知方面的:如果大脑能够在新的材料和其他材料之间,建立更多的联想和组合,进行学习和记忆就会更容易。当我们学习一个新的词汇,且在现实的情境中看到了它的使用,我们会拥有相关体验所带来的所有感触,帮助我们将这个词汇整合到长期记忆里。这也是更个人化的:当在某种文化中获得有意义的体验时,我们会因此对其中的语言更加好奇。
以我的朋友为例,文化背景对其动机和学习方式具有一定影响。总会有学习者怀抱着与众不同的需求、兴趣和期望。教学者可在课程开始时,通过发起问卷调查来评估这些差异,以更好地了解如何为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指导。
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家Vygotsky的说法,语言首先来自于文化和社会活动,之后才被重建为一种个人化的心理现象。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在文化情景下学习语言。所以,越重视将自身的学习融入到文化情景中,效果就会越好。
语言学者Irina-Ana Drobot表示:“外语学习应始终伴随着相应的文化研究,这能提高学习者对于交流语境的认识,有助于语用学的研究。”她指出,具有文化意识(Cultural awareness)不仅可以助力语言的学习,理解其他语言的相关知识,以及隐含的文化寓意,可以促进感知力和同理心的发展,以认识其他文化的价值观与思维心态。 因此,对多语者而言,适应其他文化的模式和价值会变得更快、更容易。
记住,这一切是双向作用的。想提高外语能力,就应该了解相关文化;想要了解文化,就请深入研究相关的语言。在每个领域都稍微多花一点时间,可以帮助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